#国庆反向旅行攻略#
克里米亚棋局,铁幕下的土地交易,半岛归属悬案未解
克里米亚。黑海北岸的紫色半岛。像一只章鱼。伸向欧亚腹地。谁控制了它。谁就扼住了黑海的咽喉。2022年。俄乌战火燃起。黑海舰队在塞瓦斯托波尔港穿梭。可谁还记得。六十年前。这里差点成为乌克兰的后院。
历史的纸团被揉皱又摊开。鞑靼人最早在这里收割“草原民族的收成”。他们从东欧捕捉斯拉夫人为奴。三百年间贩卖多达300万人口。1783年。叶卡捷琳娜大帝将克里米亚吞并。称之为“带给俄国的嫁妆”。沙俄终于冲向了温暖海域。
但战略要地从来都是火药桶。1853年。克里米亚战争爆发。英法土联军围攻塞瓦斯托波尔三百天。俄军败了。却锤炼出纳希莫夫式的英雄。一战后。这里见证雅尔塔会议。三巨头划定了战后世界格局。
苏联时代。克里米亚经历了最残酷的蜕变。1944年。斯大林以勾结纳粹为由。将20万鞑靼人流放中亚。近一半死于途中。俄罗斯人趁机迁入。人口结构永久改变。
1954年的春天。赫鲁晓夫一笔挥下。将克里米亚作为“恒久友谊的象征”划归乌克兰。当时看来只是苏联内部的行政调整。谁料三十七年后苏联解体。这份礼物成了悬案的开端。
1990年代。克里米亚议会通过独立法。被乌克兰取缔。俄罗斯议会则宣布赫鲁晓夫的决定无效。塞瓦斯托波尔军港的租金问题。让俄乌关系长期紧绷。
2014年。乌克兰政局动荡。克里米亚抓住机会。公投结果毫无悬念——96%支持加入俄罗斯。普京迅速签署条约。将这片2.686万平方公里土地收入囊中。为什么?因为这里60%是俄罗斯族。乌克兰族仅24%。鞑靼人占12%。冰冷的比例决定了归属。
但冰冷的数字背后是炽热的伤痛。鞑靼人重返故土后。面对的是俄罗斯护照的逼迫。超市里俄语标签与乌克兰语包装挤在一起。这地方本就是苏联垮台后留下的烂摊子。如今却要年轻人来扛。
地缘博弈从未停止。北约东扩触动了俄罗斯最敏感的神经。黑海舰队驻地问题。让克里米亚成为俄罗斯与西方对抗的前哨。2022年俄乌冲突爆发。刻赤大桥被炸。炸开的不仅是钢筋水泥。还有两代人攒下的政治家底。
三年来。战争已造成1400万人流离失所。2520名儿童伤亡。和平还有多远?莫斯科要求乌克兰让出五州。放弃加入北约。基辅则坚持主权完整。这场始于权力的角力。最终让餐馆老板天天在卢布和格里夫纳之间算计。眼看着旅游季的人越来越少。
克里米亚的棋局。每一步都沾着血与泪。铁幕下的交易。从未真正结束……半岛归属。依旧悬而未解。
南京网上配资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